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专业版 >>院所资讯 >>《院所报》 >> 2020年7月 第3期>> 正文

1.jpg

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大会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8-06

71日上午10时,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大会以“云会议”形式召开。这次在疫情防控时期举行的庆祝“七一”大会简短而隆重,全体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纪委委员、中层干部、援鄂检测队员、北京核酸筛查采样医疗队员、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共1464人在阶梯教室主会场、7个分会场以及云终端参加了大会。

image.png

众志成城 勇于担当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对党、国家和人民的需要,医院党委和赫捷院长带领的全体院领导靠前指挥,凝聚全院力量,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构筑了疫情防控的一道又一道严密防线,为保障和服务人民的健康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全体党员、干部和职工顾全大局、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取得了职工和患者“零感染”、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双胜利的阶段性重大成果。大会用短视频的方式,记录了半年来医院疫情防控的点点滴滴,看到全院无数人挥洒汗水、不计得失、默默奉献的身影,很多同志都感动得热泪盈眶。

抗疫一线代表事迹报告

      北京协和医学院援鄂检测医疗队队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因室研究员吴晨回顾了参加武汉保卫战的日日夜夜,她说:“党员冲锋在前,这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身体力行的责任与担当。武汉疫情暴发后,我与20余位队友在院校党委的指示下,迅速组成院校援鄂移动P3检测队,驰援武汉抗疫一线,承担武汉最大的方舱医院——东西湖方舱医院患者的核酸检测工作。时间就是生命,检测队员抵达武汉后,72小时内,克服现场环境恶劣、人员少、生活和安全保障物资紧缺等异地作战的实际困难,迅速形成战斗合力,完成了实验室搭建,体现了‘国家速度’。”

      结直肠外科副主任医师刘正介绍了此次在北京疫情防控中医院星夜组织,紧急驰援核酸检测的情景。他说:“在北京疫情防控这场战‘疫’之中,根据疫情防控的统一部署,我院高度重视、迅速反应,医护人员主动请战,各部门通力协作,先后在大兴区孙村、大兴机场以及朝阳区周庄等地累计完成核酸采样30470例,医疗队用担当承载责任,用行动诠释使命,确保应检尽检人员动态清零,成为抗疫战场上亮丽的风景线,旗帜引领方向,旗帜鼓舞人心,任何时刻任何情况,每一位党员都是一面旗帜,党员就是战斗力的代名词。”

      头颈外科护士戴丹丹讲述了为确保医院医患零感染的目标,6个月来护理人严守门户、不辱使命的故事。她说:“肿瘤患者免疫力低,是新冠病毒的易感人群。如何保障门诊肿瘤患者的健康安全、避免交叉感染成为疫情防控的第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把好医院的第一道防线,门诊预检测温和流行病史筛查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从元月29日至日前,全院共有护士兄弟姐妹3512人次参与预检测温工作,共完成了1559346人次的测温任务。同时,支援门诊1363人次,支援感染办公室290人次,七批次150名护士同仁参加了核酸采样工作。这一个个数据的背后是我们面对疫情时的勇敢与坚毅,是无数护理人众志成城的坚定信念。”

庄严宣誓

      9名新党员面对鲜红的党旗庄严宣誓。每位新党员都将永远铭记这一时刻,牢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全体党员重温了入党誓词,牢记自己对党和人民许下的铮铮誓言。

      越是在特殊时期,越能体现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疫情防控期间,23名同志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最后,党委书记张勇同志对党建工作和抗击疫情工作进行了总结。他讲到:“99年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特别是这场抗击疫情的伟大斗争,证明了中国共产党不愧是伟大、光荣、正确的党。在这场前所未有、空前复杂的抗击疫情的斗争中,党总支、党支部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广大党员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不计个人利益得失、默默奉献,让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张勇书记代表中心和医院党委,代表赫捷院长和领导班子,对大家表示衷心感谢和崇高敬意!目前,疫情还未结束,“考试”还在继续。在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后,各党总支、党支部和广大党员要永葆政治本色,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继续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头等大事,坚持一手抓新冠疫情防控,一手抓医疗秩序恢复,坚决彻底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要聚焦主责主业,发挥好国家中心的作用,全力推进国家癌症防治行动,为癌症防治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不断努力奋斗!

image.png

(图/   宣传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