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克时艰 积极进取 ——病理科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加强诊断质量控制 2009年过半,在当前全院医疗工作的形势下,病理科如何积极应对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同时持续改进和加强各类诊断工作质控,一直是面临的巨大挑战和压力:包括术前活检、术中冰冻和术后诊断报告的时限和质量、制片技术质控,以及分子病理学诊断技术平台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等。此外,承担医院援藏任务、2名主治医师出国学习、科室今年以来,以女职工为主的特殊请况等,人员紧缺更加剧了临床任务的重压。因此,如何在急迫艰难中积极进取是今年以来全科员工的共同使命。在全体员工努力下,积极改进传统工作模式,同时加强诊断质量控制,有效提高了全科的工作效率。 1、设立冰冻总值班制度:每月由一名主任医师承担冰冻总值班工作,负责当月内冰冻常规诊断工作,并负责冰冻疑难病例提交科内会诊。这一制度的设立为确保冰冻诊断这一病理诊断中最为困难工作的质量控制起到了积极作用。 2、由两组医师分别进行术前活检和术后手术标本诊断工作:术前活检和术后手术标本诊断在肿瘤诊治中负有关键性作用。长期以来,病理科以一组诊断医师来完成这两项工作。随着工作量的加大,一组医师同时完成两项工作,越来越显得力不从心,直接影响到签发报告的时限和质量。统计数字表明:2007年1-7术前活检例数为5306例,术后手术标本为5745例;2008年相应的数字分别为术前活检5803例,术后手术标本6483例;2009年1-7月这一相应数字已增至术前活检6825例,术后手术标本6912例。为此,病理科改为有两组医师分加来完成两类不同的诊断工作;同时为了做好术前活检的质量控制,在术前活检组设一名主任医师负责当月的活检诊断质控,并负责活检疑难病例提交科内会诊。 3、增派技术员提高术中冰冻诊断工作效率。对手术量大的工作日增派一名技术员去冰冻岗位。今年单日次手术台次高达83台,冰冻例次高达98例次/日。1-7月冰冻总例数比去年同期上升14.95%。技术室在人员极度紧张每天平均完成外检切片840张的情况下还能够随时增派一名技术员前往冰冻室,为全科的冰冻诊断质控提供了重要保障。 4、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病理科引进全自动封闭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设备,使我科免疫组化染色技术率先达到目前国内标准化质控的水平。 5、新设立的分子病理实验室主管岗位,有效地促进了分子病理诊断工作的进程。今年以来逐步开展的多种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如EBER、淋巴瘤基因重排等8种有关新技术的申报、准入、开展等一系列紧张繁重的工作,对提高肿瘤病理诊断起到了重要辅助作用。即将开展的乳腺癌、胃癌Her2-FISH检测对我院的肿瘤分子靶向治疗将提供关键的指导作用。 2009年1-7月全科外检总工作量达13737例,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1.81%。我们承诺,病理科将继续在急迫艰难中积极进取,与我们的医院同舟奉献。(病理科 果红、郭蕾、郑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