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院所资讯 >>院所动态 >> 正文

院所资讯

院所动态

院所举办吴桓兴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

——

发布时间:2012-09-27 浏览次数:
字号:
+-14

  2012年9月13日,国际著名的肿瘤学专家、我国临床肿瘤学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第一任院所长吴桓兴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隆重召开。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所长、董碧莎书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郭小毛院长,肿瘤学专家孙燕院士、刘泰福教授、殷蔚伯教授等多位知名肿瘤学专家到场,发表了感人至深的讲话。吴桓兴教授的夫人毛芝英女士也亲临现场,和大家一同回顾了吴桓兴教授卓越的一生。
  吴桓兴教授祖籍广东梅县,1912年生于毛里求斯一个爱国华侨家庭。1931年回国在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就读,1936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同年进入中比镭锭医院(现上海肿瘤医院)工作。1937年获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资助,赴比利时就读于布鲁塞尔医学院,专攻放射治疗专业。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吴桓兴经法国前往英国,1940年在英国皇家医学院进修放射肿瘤学。1942年被聘为伦敦大学进修学院附属医院放射治疗科副主任。二次大战结束后,1946年他毅然回国,出任上海镭锭医院院长,新中国成立后他继续留任,开拓我国临床肿瘤事业。1952年抗美援朝赴朝鲜前线,回国后担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研究所所长。1958年调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直到 1983年卸任担任名誉院所长。曾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第一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科教文卫委员会委员;中国侨联副主席,北京市侨联主席;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常委。198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10月30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74岁。
  吴桓兴教授创建了中国第一个放射生物学专业和第一个肿瘤内科专业。在他的倡导下,从50年代起,中国多数肿瘤医院陆续分别成立了肿瘤放射治疗学专科和放射诊断科。在放射治疗学专业中, 他和谷铣之教授共同指导,分别设置了肿瘤临床放射治疗、放射生物、放射物理及放射技术等部门。首创用以治疗宫颈癌的新型镭容器和治疗睾丸精原细胞瘤的N甲酰溶肉瘤素,他所总结的肿瘤治疗的基本原则被中国肿瘤学界广泛运用。他为中国肿瘤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和放射生物学研究培养造就了一批骨干人才。
  本次纪念活动由放射治疗科科室主任李晔雄教授主持。组委会还播放了精心制作的纪念视频,用珍贵的历史视频和照片资料回顾了吴桓兴院长的卓越一生。由殷蔚伯教授向毛芝英女士敬献组委会精心准备的纪念画册的环节,与会人员无不动容,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走进吴桓兴教授的一生,他炽热的爱国情怀,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他为发展祖国临床肿瘤学事业的无私奉献,他伟大的人格与卓越的成就,无不令我们肃然起敬。吴桓兴教授作为中国临床肿瘤学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仰之如泰山北斗,只能尽力撷取其具有代表性的人生片段,集纳成章,以为纪念。(放疗科 张江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