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神经外科>> 特色医疗 >>正文

特色医疗

颅底肿瘤内镜切除技术

发布时间:2014-09-12 13:27:04
字号:
+-14
浏览次数:

颅底肿瘤包括颅内面、颅底沟通和颅底腹侧面肿瘤。来自颅内面的主要有脑膜瘤、垂体瘤、颅咽管瘤、神经源性肿瘤、表皮样囊肿以及来自或侵犯颅底骨的软骨肉瘤、脊索瘤及其它恶性肿瘤;而后者主要来源于头颈部肿瘤,如鼻旁窦癌、嗅神经母细胞瘤、鼻咽血管瘤以及神经源性肿瘤等等,二者皆可突破颅底骨形成颅底沟通瘤,但后者占颅底沟通肿瘤的70%以上。此区肿瘤不仅累及人体中最为复杂重要的穿经双面颅底的重要的神经、血管,手术更须虑及颅底的支撑、脑脊液漏等颅底重建一系列复杂问题,一直以来是神经外科和头颈耳鼻喉科手术的难点。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颅切除、上颌骨掀翻或者二者联合。前者创伤大,有可能损伤中枢神经组织,术后并发症较多;后者有面部切口,很多患者不能接受。

目前国内颅底内镜技术多用于垂体瘤的手术切除。与经蝶入路或开颅显微手术相比,内镜手术因0度内镜抵近观察、30度内镜绕角观察,视野宽阔、放大倍数高,看得更清楚;又因无桶状扩鼻器的限制,手术操作范围更大,因此颅底内镜手术切除肿瘤安全性更好,肿瘤全切除率更高。但除垂体瘤外,目前国内其他颅底肿瘤的内镜手术报道不多。限制该技术推广应用重要因素有二,一是内镜二维成像、单手操作难以被神经外科医生接受;二是除了硬膜外肿瘤外,其他肿瘤内镜手术常常进入蛛网膜下腔,术后脑脊液漏是一件非常棘手的问题。

2011年我院神经外科开展内镜颅底肿瘤切除技术,通过“双人4手”技术解决了术者单手操作困难问题,通过联合应用脂肪片、带蒂鼻中隔黏膜瓣修补技术解决了脑脊液漏问题。目前已经完成200余例手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项技术在国内显有开展,经北京市卫生局鉴定为国内领先项目,因此得到“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基金资助。

典型病例

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