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内科>> 科普文章 >>正文

科普文章

她们的生活因乳腺癌而改变

发布时间:2014-09-12 14:07:17
字号:
+-14
浏览次数: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 徐兵河

乳腺癌的发病率正在逐年攀升,2006年全球乳腺癌的新发病率达到140万。乳腺癌居美国女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一位,平均每8~9个美国妇女中就有1个一生中会患上乳腺癌。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乳腺癌发病率还相对较低,但在一些城市已跃居女性肿瘤发病率排行榜的榜首,并呈现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

万幸的是,乳腺癌是实体瘤中疗效最好的肿瘤之一。如果临床上还没有摸到肿块(即原位癌阶段),那么治疗后生存率可达到99%。如果是一期病人,治疗后5年生存率可达到93%;二期病人治疗后5年生存率也可达到81%。许多勇敢的女性朋友在医学技术的帮助下,演绎了一段与肿瘤顽强抗争的故事,她们的生命内涵因此变得更厚重、也更有意义……

故事一:歌舞相伴抗癌路,没了婚姻有幸福

53岁的舞蹈爱好者——罗梅出生在一个有癌症家族史家庭,因此6年前发现乳房有硬块时,随即来到医院进行诊断。尽管有心理准备,但当听到医生的诊断自己是乳腺癌Ⅰ期时候,罗梅还是傻坐在医院的椅子上。

对于罗梅这个能歌善舞的女人而言,最难以接受的不是癌症对生命的威胁,而是切除乳房,因此,罗梅强烈要求保乳。在医生的建议下,罗梅开始接受化疗。但每次化疗后她总是吐得死去活来,头发也开始不断脱落,原本就脾气暴躁的丈夫不仅没悉心照料,反而向她提出离婚,一系列变故让这位爱美的女性背负着沉重的精神压力。

在家人的鼓励下,罗梅完成了4个周期的化疗,但情况依然不乐观。因此,医生建议罗梅切除乳房,以免癌细胞转移。面对乳房和生命的两难选择,罗梅无奈选择了后者。尽管如此,当罗梅看到自己手术后平坦的胸口,依然失声痛哭。

乳房的缺失,虽然意味着婚姻的终结,但希望和幸福没有消失。罗梅开始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能快乐起来。在医生的推荐下,罗梅开始学习道家功,每天早起早睡,坚持吃素,锻炼身体;由于乳腺切除了,上肢不易作幅度比较大的动作,罗梅选择适当跳舞,还参加各种癌症康复学习班和广大的病友交流,组织病友一起唱欢快的歌曲,《小背篓》、《向着太阳》、《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等都是她们的经典曲目。现在的罗梅梳起来了长长的辫子,活跃在各种康复联欢会上,用她的优美的歌声和舞姿给病友们带来希望和启迪!

故事二:亲情让她成为飞越荆棘最美丽的蝴蝶

有人形容得了乳腺癌的女人就像是一群飞过荆棘的美丽蝴蝶,在穿过荆棘的途中,有的被困难吓退了,死在荆棘上;只有那些没有被困难吓倒,成功穿过了荆棘的蝴蝶,她们是最美丽的蝴蝶,有着铁一般的坚强意志和最美丽的身躯,即使是夺人性命的癌细胞也会在他们面前望而却步。

29岁的柔柔是这群穿越荆棘的最年轻的蝴蝶之一。2005年,刚生完小孩的她,在忙着考车牌、减肥、带孩子、读书、重新投入工作的时候,被确诊为II期乳腺癌,原发肿瘤大于2厘米,万幸的是癌细胞没有转移。

由于背后强大的亲子力量和专业咨询背景,柔柔对于乳腺癌治疗的知识在短时间内迅速增长,除经常向新病友及亲朋传授乳腺癌的防治知识,还和教授探讨乳癌的治疗治疗方案。在医生建议下,柔柔先化疗四个周期,再进行肿瘤切除,然后再化疗。

第一次的化疗从早上8点打到凌晨4点半,夜深人寂的时候,柔柔默默地看着药物慢慢注入自己的体内,药物在体内执行“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杀死柔柔的正常细胞,免疫力随之降低,这意味着一系列疼痛折磨即将开始。事实上就在她推药水时,家那头8个月大的儿子突然睡梦中狂哭,怎么也收不住,母子连心一点也不假。

生性乐观的柔柔有一个口头禅:“只要化疗化不死我,我就要杀死你个癌细胞!”除了每天不停的给自己打气,柔柔还有一个心愿:带领身边的患者一起穿越荆棘,希望所有癌症患者都能在穿越荆棘后的彩虹里翩翩起舞。

故事三:用人文关怀保卫乳房

从事会计工作的王惠芹今年44岁,33年那年被诊断为乳腺癌晚期,手术后接受多种新药治疗,恢复情况良好。2003年发现转移复发,癌细胞转移到肝脏、肺部,尝试靶向治疗方案之后,现在恢复良好。

由于缺乏乳腺知识,王惠芹忽视每次月经来时的乳房肿胀。一次脱衣服时,王惠芹无意中发现一侧的乳房有硬块,一检查居然是晚期乳腺癌!“看着诊断结果,我的心一下沉了下去,心乱如麻。这可是癌症呀,怎么办?”在家人的鼓励下,她开始对人生重拾信心。随着每次复查的结果都很好,王惠芹紧张不安的心慢慢的放了下来。

就在病情稳定了7年的时候,王惠芹被告知:肝脏和肺部都出现了癌细胞的转移,一份份触目惊心的诊断报告像狰狞的恶魔,凶残地把魔爪伸向王惠芹。王惠芹感觉到死神已经开始慢慢的走向自己了,自己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得知王惠芹的病情转移复发,老父亲把多年的积蓄和本来打算给小女儿结婚的钱都拿了出来,还安慰王惠芹,“能治多少治多少,能活下去一天,就好好珍惜一天!”在得到家人的精神和经济支持后,王惠芹开始安心的接受治疗。

在住院治疗阶段,王惠芹深切感受了人文关怀带来的温暖。护士从不用“几号患者”这样的词语称呼病人,而且都是亲切地称呼阿姨。医护人员还自发买来漂亮的花布制作成化疗帽发给正在化疗的患者,就是这样小小的关怀,让患者们倍感温暖。对癌症患者的治疗,除了冰冷的器械、手术、切除、放疗、化疗,还应该包含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只有这种关怀才让我们震撼,才让人们能够尊重个体、尊重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