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科普
科普报道
【专家访谈】李槐医生:结果分析靠医生,防癌体检有讲究
体检报告出来后厚厚一沓,密密麻麻的表格和数据,到底该怎么看?
有些体检者具备一些基础医学常识,他们会通过看体检数值进行自行判断:比如白细胞升高与炎症有关,尿酸高可能会有痛风隐患等,对此,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防癌体检中心主任李槐强调说:“普通人想要看懂自己体检报告的重点,一定要拿着报告去体检门诊找医生分析,非常不建议根据自己的经验或查来的一些资料,就自己分析体检报告。”李槐表示,这些增高或降低的指标所带来的影响都不是绝对的,比如白细胞增高可以由很多疾病引起,任何一个医学现象成因都是很复杂的,一个表现的背后可能有很多的疾病因素,千万不要自己随便吃药,要正确面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想要知道什么疾病,只能来医院检查,而这不只针对普通人群,专业的医务人员也不例外。李槐认识的一个医生曾经在体检时发现血液中一项肿瘤标记物高,但是他自行阅读完体检报告后却没有当回事。等隔了很久又去检查时,发现已经是胰腺癌晚期了。
李槐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健康问题,体检过程固然重要,但是对体检结果的分析才是重中之重。不仅是肿瘤标记物,每一项指标高或低的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千万不要自行判断甚至自己乱用药,这就没有起到体检的作用。每个体检中心都配备有专门解读体检报告的医生,体检报告到手之后,一定要去体检中心的咨询门诊,让医生带你读懂体检结果,这样才能让体检报告起到及时发现潜伏疾病及高危因素的作用。
专家建议一定要留存历年的体检报告,目的是方便对比这次和上次有病处的变化,也方便对比治愈的疾病和发现新出现的问题。而且,有些超声的检查极易被忽视,如果留存历年的体检报告,就可以给医生提供线索,从而让医生做出正确的治疗决策。所以,在让医生解析新一年的体检报告时,最好也带上往年的报告,以便医生参考。
体检能帮助提早发现癌症吗?
有一些人群希望能通过体检筛查出早期癌症,普通体检到底具备这样的功能吗?
目前国内普通体检中虽然仍会有肿瘤标记物检测,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筛查方式假阳性率非常高。体检报告中虽然出现的是阳性结果,但并非都是癌症,体检者常常要承受巨大精神压力,直到花钱做更多检查以后,才被证明只是虚惊一场。
但要明确的是,普通体检并不等同于防癌体检,因为每种癌症的筛查手段都是不同的,比如肺癌使用低剂量螺旋CT,肠癌推荐使用肠镜。目前准确率较高的防癌体检主要包括肺癌、结直肠癌、宫颈癌、乳腺癌等。
李槐解释:“出现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是难免的。一个病有不同的表现或不同的病有同一个表现,都可能发生误诊和误治。有的肺癌是惰性的并生长缓慢,医生一般不建议治疗,但是如果知道自己得了癌却不去治疗,病人可能也无法接受,过度治疗可能会损伤机体。”
所以总体来说,如果面对高危人群,有针对性的防癌体检还是十分必要。普通人如果在体检报告中发现了肿瘤标记物阳性的结果也一定要重视,千万不要自行猜测判断是不是假阳性,而是要及时去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体检不求“贵而全”,而是要“个性”
随着人们对自己身体健康程度越来越重视,不论是医院的体检中心还是市面上的体检机构都有各种内容不同、价格不同的体检套餐。有的人会认为,价格越高、检查项目越齐全的体检套餐越好,事实并非如此。
但是通常来说,所有的体检套餐中都包含了对肝肾功能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除了反映肝肾的健康程度,同时也能反映出身体中其他脏器的状况。比如,如果心肌有问题,在肝肾功能检查中就可以检查心肌酶的情况,还能通过肝肾功能检查出血糖状况,所以这是肝肾功能是所有体检必查项目的原因。”李槐说。
体检虽然不能阻止疾病的发生,但是体检却能够有效监控自身健康状况,在疾病早期发生的时候被尽早发现,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受访专家:防癌体检中心主任 李槐 主任医师
发表媒体:北京科技报 (内容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