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活动
志愿者活动报道
【志愿感悟】星星之火,播撒温暖
2018年寒假,来自北京卫生职业学院、北京五中、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协和护理学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等学校的百余名学生来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开展了近4500小时的志愿服务。在服务期间,他们身上当代学子热情洋溢的青春气息给医院增添了别样的风采,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服务患者、帮助医护,不仅提供了帮助与支持,更是带来了活力与希望。
北京中医药大学 赵欣然:
2018年1月29日志2月2日,我有幸参加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志愿服务活动。这是我第一次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医院的各项事宜中。在此次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
这是我第一次参与到医院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在开始之前,我总是担心自己会做的不好,从而有些退意。但当我真正参与到其中时,我发现医生和患者都对我们这些志愿者报以宽容和鼓励的态度。医生会耐心教导我们工作的注意事项,患者也会对我们的工作表示支持。我知道了,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是被广泛接受和欢迎的,这让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
此次志愿活动中,我和另一名志愿者一同被分到了核磁共振检查登记窗口进行协助工作。我们努力完成医生交给我们的任务,对患者的疑问进行解答并协助进行了患者就医满意度调查的工作。我认为调查类的工作的重点对象应该放在坐着的、等待检查或者临时休息的来访者。走动和询问问题的人并不是好的调查对象,因为他们可能还有急事要去做。但坐着的人不同,或者至少没有走动的人那么急。这样调查被拒绝的概率就会大大下降。
总而言之,此次志愿服务活动让我对志愿活动本身还有一样的工作模式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希望我们的努力能为医生减轻一些负担,为患者提供一些帮助。如果还有机会,我会很乐意再次来到这里,为志愿服务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 李安琪:
通过2018.2.26-3.2为期5天的志愿活动,我深切体会到了医务工作者的不易。时时关注空出的床位,及时联系患者来院就医,专业地为患者办理手续。切身为患者考虑,尽量通过医保减轻患者经济上的负担。重复对患者解释需要填写的专业内容。有时碰上爱刨根问底的患者,他们会累、会无奈,但仍会尽职地为患者解惑。
即使没有亲临手术台,让患者起死回生,但他们尽心尽力为患者提供最优善的服务。这让我不由地想起踏进医学院时的誓言:为人类卫生事业而努力奋斗。此次寒假,不负此行,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也必定怀着仁爱、严谨,在卫生发扬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北京中医药大学 郭佳伊:
在这几天的导医工作中,我感慨良多。
首先,对医院服务台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服务台是患者求医问药的指向标,可以快速引导患者到达相应诊区。而服务台的工作人员工作也是非常繁重的,每个不知道应该怎么办的病人或病人家属都会来服务台求解,而服务台人员只能不知疲倦的反复作答。
其次,对病人及其家属有了更深刻的了解。病人和家属来医院之后就有些着急了,所以一般不会仔细阅读流程或图标,可以理解,但其实更应该冷静下来解决问题。
最后,我对志愿者的导医服务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导医就是引导患者求医,而志愿者就是在服务台跟随工作人员学习并减轻工作人员负担。让我体验很多以前从未体验过的,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我很高兴自己有机会做这次志愿活动。
北京协和医学院护理学院 韦帅芳: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是中国最好的肿瘤医院之一。我很荣幸能成为其寒假志愿者的一份子,为她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首先,作为一名大一的护理学新生,在“涉世未深”时,能从志愿者的角度,去看在医院上演的种种真实故事,真的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在这里,医务工作者的繁忙、患者及家属的焦急更让人感同身受,更引起我的思考。如何快速给出患者及家属能够理解的并准确的答案,使患者尽快得到治疗。
若单单以志愿者的身份而言,我需要每一天都多了解医院一点但对于以后的学习生活而言,我则应刻苦学习。
这次的志愿活动虽然一波三折但收获匪浅,也激励着我继续在志愿者的岗位上做下去。
最后祝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六十岁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