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建院60周年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建院60周年 >>媒体聚焦 >>媒体报道 >> 正文

媒体聚焦

媒体报道

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来源:中国科技网 发布时间:2018-04-15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可以预防的


多位院士表示:在肿瘤防治上国外的月亮不比国内圆


中国科技网讯(记者李颖)“癌症患者选择出国看病,认为国外的癌症治疗水平更高,这是一个误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赫捷院长,在4月15日举行的“2018年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上直言,我国医生的外科手术水平很多方案是高于发达国家的,原因在于我国医生临床经验丰富。


赫捷的观点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的赞同。


“我可以很明确地说,国内外没有什么差距。甚至在某些癌症的治疗效果上,中国要优于其他国家。”孙燕院士如是说。


有数据显示,在选择出国看病的患者中,国外医生对国内治疗方案作出调整和修改的,高达60%。这其中很多是因为药物的原因。“不可否认的是,在研究新药方面,我国和发达国家还有一定差距。很多有效的抗癌药,我国都需要依靠进口。但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东昕也表示,最终否选择出国看病,关键还要看病种。


对于一些罕见、少见的癌症,国外的临床研究要先进一些。“而类似于食管癌、鼻癌等癌症,国内的治疗水平更先进。”孙燕院士指出,国内患者选择出国看病,同时也有很多国外癌症患者来中国求诊,乔布斯就曾到医科院肿瘤医院接受治疗。我国在食管癌、鼻咽癌和肝癌的治疗方面水平很高,而这些肿瘤在欧美国家相对比较少见,国外很多头颈外科的医生一生也只看过几例鼻咽癌患者。相反,由于国内医生接触了大量的病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某些癌症的治疗水平,是超过国外的。


在肿瘤防控院士高峰论坛上,记者还获悉,目前,我国恶性肿瘤新发病例数380.4万例,相当于平均每天超过1万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分钟有7个人被确诊为癌症。另据2018年全国最新癌症报告显示,按发病例数排位,肺癌位居全国发病首位,胃癌紧随其后。


胃癌,是一种和饮食习惯密切相关的疾病。“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开始习惯西方的饮食方式,喜欢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中国工程院程书钧院士认为,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促使胃癌发病率增高。“我们应该保留中国优秀的传统饮食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曾经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是完全可以预防。那么,这个三分之一指哪些疾病呢?


程书钧介绍说,与跟感染性相关的肿瘤是完全可以早期干预的,比如人类乳头状病毒和宫颈癌、乙肝病毒感染和肝癌、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癌,通过保持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活方式,接种疫苗,可以避免感染相关细菌和病毒,从而预防癌症的发生。


“与其谈癌色变,不如提早预防。”赫捷院士建议:可以通过三级预防进行防控,一级预防是病因预防,减少外界不良因素的损害;二级预防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级预防是改善生活质量, 延长生存时间。


据知,此次活动的主题为“科学抗癌 关爱生命――抗癌路上 你我同行”。旨在帮助癌症患者正确认识癌症,与医院和社会各界携手努力战胜病魔,提高生存率。在肿瘤防治宣传周期间,肿瘤医院将开展健康大讲堂9场,全部场次与媒体合作进行录制直播,使更多患者受益。


另外,今年恰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建院六十周年,在肿瘤防控院士高峰论坛上,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表示,肿瘤医院在中国肿瘤登记、癌症早诊早治、科技发展和创新、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医疗卫生战略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面对新的控癌形势,中国在肿瘤防治与大数据平台的结合方面不断实践创新,国家级肿瘤大数据平台也在有条不紊地建设中。


责任编辑: 刘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