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媒体报道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领军人物 榜样力量”荣耀盛典
为表彰在肿瘤防治事业和医院建设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和科室,10月20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建院60周年纪念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领军人物榜样力量”荣耀盛典隆重举行。98位为肿瘤医院的建设和发展、为中国肿瘤防治事业的发展殚精竭虑、默默奉献的个人和7个锐意创新、在肿瘤防治各领域不断突破的科室受到表彰,他们分别荣获“杰出奉献奖”“ 重点学科奖”“敬业奉献奖”“优秀引智奖”“学科贡献奖”“医院贡献奖”“突出贡献奖”“卓越贡献奖”“青年骨干奖”等,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颁发的9项大奖。
活动首先由86位职工演唱了建院60周年的主题曲《医者仁心》,作为盛典的序曲将荣耀盛典拉开帷幕。正如歌中所唱“60年,一代代肿瘤防治工作者谱写了一部壮丽的诗篇。” 由蔡建强副院长担任指挥。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朱迅和肿瘤医院胸外科医生高树庚共同主持颁奖典礼。
典礼的开始,由医院院长助理马建辉宣读了,中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委员会《关于表彰建院60周年“领军人物 榜样力量”获奖人员及科室的决定》,并号召全体职工向他们学习,这是医院对于60年来涌现的领军人物和先进科室的肯定。
1、杰出奉献奖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杰出奉献奖颁给为抗癌事业奉献一生的肿瘤医院开创者,放射治疗学、肿瘤遗传学、胸部肿瘤学、肿瘤免疫学先驱者和奠基人,他们的功勋不会被后人和历史忘记,追寻着他们的足迹,才能到达攻克肿瘤的彼岸。获得此奖项的专家有李冰、吴桓兴、吴旻、黄国俊、谷铣之、孙宗棠。
2、“重点学科奖”
“一束光点亮一个战场、一次探索铸就一个传奇”,“重点学科奖”颁发给代表中国肿瘤的诊治水平、指引行业前行最新方向的科室。身为肿瘤治疗的国家队,他们为健康护航,为生命仗剑;身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他们带领全国同道一起攻坚克难;身为行业领军者,他们担纲国家重大攻关课题,向世界医学巅峰奋勇登攀!获得此奖项的科室有胸外科、放射治疗科、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影像诊断科、病理科、内科、头颈外科;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姚晓曦女士,中华预防医学会副秘书长 张伶俐女士为获奖科室代表颁奖。
3、敬业奉献奖
“谁说平凡的岗位不能闪光?”,“敬业奉献奖”颁发给平均年龄85岁,心怀不变的信仰一辈子任劳任怨扎根医院基层,与肿瘤医院同风雨共命运的老职工、老同志,他们是后辈耀眼的榜样。获得此奖项的离退休老干部有王德生、李玉凤、张顺昌、张克利、李保荣、袁湘华、卢明华、赵增福、张石秀、闫福成;由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赵平先生为获奖人颁奖。86岁还在坚持审稿的医科院肿瘤医院《中华肿瘤杂志》原编辑部主任李保荣老师,60载以院为家,60年默默奉献,他在现场为嘉宾们饱含深情地朗读了这60年光阴化成的“一封家书”。
4、优秀引智奖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肿瘤医院60年来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优秀引智奖”颁发给将自己所学致以所用,昔日志在四海,今天愿为肿瘤防治事业奉献一生的优秀引进人才。获得此奖项的专家有代敏、焦宇辰、李国辉、吴晨、崔巍、王洁、曲春枫、冯利、郑晖;由南京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沈洪兵先生,中国抗癌协会组织部部长 王宇先生为获奖人颁奖。
5、学科贡献奖
“推动学科发展、引领学术前沿的未来”,学科发展是医院发展的不竭动力。“学科贡献奖”颁发给在学术研究中无私奉献、不断突破极限,让学科建设与发展达到新的高度,奠定肿瘤医院在国际国内的学术影响和地位的科室。获得此奖项的专家有高树庚、王贵齐、李晔雄、刘芝华、王绿化、徐兵河、吴令英、乔友林、王明荣、吕宁、徐震纲、蔡建强、魏文强、吴宁、石远凯、吴健雄、赵心明、万经海、王成锋、周纯武、陈万青、李肖、王翔、王锡山;由首都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中国科学院院士尚永丰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科技教育司副司长 吴沛新先生为获奖者颁奖。
6、医院贡献奖
“胸有大局观,方成大气魄”,“医院贡献奖”颁发给身肩医院发展重担,带领全体职工迈着坚实的步伐不断攀登世界医学巅峰的医院战略规划者和驱动者——历任的老院长、老书记,以及白手起家,凭一腔热血,立一代荣光的“离休党支部”的前辈。获得此奖项的专家有董志伟、余瑶琴、唐平章、赵平、董碧莎以及离休党支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校长李国勤先生为获奖者及获奖者支部代表颁奖。
7、突出贡献奖
“来自不同岗位、不同领域,却共同支撑起临床医学的前沿阵地”,“突出贡献奖”颁发给引领喉切除、肺鳞癌、乳腺癌、头部肿瘤、临床计量学、肿瘤护理等学科领域的创新者和开拓者。他们是中国乃至世界的肿瘤患者战胜病魔的守护人。获得此奖项的专家有屠规益、殷蔚伯、余子豪、徐国镇、陈盛祖、胡逸民;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局长毛群安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政医管局巡视员 李林康先生为获奖专家颁奖。
8、卓越贡献奖
“一辈子,一个梦想,一个战场”,“卓越贡献奖”颁发给在巨噬细胞免疫学研究、食管癌、肿瘤干细胞、内科肿瘤学、肿瘤病因学、肿瘤遗传学和基因组学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6位前辈和领军人。他们在抗癌战场上,奋斗了一辈子,建立了卓越的功勋。获得此奖项的专家有张友会、陆士新、孙燕、程书钧、赫捷、林东昕;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党组成员、中央保健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曾益新先生为各位获奖专家颁奖。
今年90岁高龄的张友会先生感慨60年来肿瘤医院发生的变化和所取得的成绩,在获奖感言中,他对肿瘤医院的接班人提出了希望,希望他们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迈出新的步伐,为人民做出新的贡献。
9、青年骨干奖
“怀着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和兴家兴国的梦想,又脚踏实地甘于平凡”,“青年骨干奖”颁发给30位年龄45岁以下,学历均为医学博士,志存高远又意守平常的年轻人,他们是抗癌事业的传承人和“健康中国”事业的生力军。获得此奖项的青年人才有毕楠、惠周光、李霓、马飞、王勇、谭锋维、赵方辉、袁芃、曾红梅、丛明华、赵宏、应建明、高亦博、郝佳洁、李宁(妇科)、张红梅、周海涛、倪晓光、李俏、王昕、陈波、陈应泰、车轶群、李丹(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肖汀、孙力超、薛丽艳、张烨、田爱平、王志杰;由获得卓越贡献奖的六位老专家为青年人才颁奖,意喻事业的传承与期望。
中国的抗癌事业,需要开拓者,也需要传承者,颁奖仪式的最后由孙燕院士及获得“卓越贡献奖”的前辈,带领新一代开拓者们在与会嘉宾共同见证下庄严宣誓:“我愿在此庄严承诺:投身抗癌事业,守护全民健康。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蓝图已就,未来可期,今后要铭记历史,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开拓创新。用奋斗续写中国抗癌事业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