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癌科普
科普报道
赵方辉教授:接种疫苗+定期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良策
赵方辉教授在讲授宫颈癌防治相关知识
宫颈癌是全世界女性第四大恶性肿瘤。世界范围内,每年约有52.8万名妇女患上宫颈癌,26.6万名妇女死于宫颈癌,平均每2分钟就有一名女性因宫颈癌去世。
中国每年约有10万名妇女患上宫颈癌,3万名妇女死于宫颈癌。大家所熟知的演员李媛媛,演员歌手梅艳芳、宋汶霏等皆因患宫颈癌离世。
了解症状
及时发现意味着有更多机会治愈
因其发病率很高,子宫颈癌成为女性朋友们的梦魇。那么,子宫颈癌到底是什么?如何及时发现并早做治疗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教授赵方辉介绍,子宫颈癌简称宫颈癌,是指发生在女性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所谓恶性就是指这种肿瘤可以向子宫颈邻近的组织或器官直接蔓延或发生转移,既影响健康,又威胁生命。
与其他疾病的进展一样,宫颈癌的发生也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宫颈癌的确切病因是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正常的宫颈在感染HPV后,大部分妇女可以自我清除,少数妇女会发生持续感染,6~18个月后,有可能会出现宫颈癌前病变,再经过5~10年的时间最终可能会发展至宫颈癌。宫颈癌前病变及早期宫颈癌常无明显症状,因此需要定期做宫颈癌筛查。
宫颈癌通常的症状是不规律阴道出血,包括:非经期阴道出血,性交过程中的疼痛或出血,在更年期后任何时间出血。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症状,如阴道排出难闻的分泌物、骨盆疼痛、背痛、小便出血或疼痛、全身疲倦或体重下降。
需要注意的是,出现上述任何症状,不一定代表已经患上了宫颈癌,也许是其他原因造成的,但应该立即到医院检查,因为如果是宫颈癌,及时发现意味着有更大的机会得到治愈。
明确病因
HPV病毒是病因,主要通过性接触感染
研究发现,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是引起宫颈癌的主要病因,性接触是最重要的感染途径。
赵方辉说,HPV是一种DNA病毒,常会感染人类的皮肤或黏膜。HPV病毒分为高危型、低危型两类。我国宫颈癌相关的主要高危型别是:HPV-16、18、58、52、31;其中HPV-16 和 HPV-18 型与全球大约 70%的宫颈癌相关。大约80%的人一生会感染或接触HPV病毒。
虽然HPV凶险,但感染HPV并不一定会致病。一般而言,一过性的HPV感染,并不会致病,也不会引起任何不适。大部分人在感染HPV后会自行消退,不影响健康,只有一部分女性在感染后因自身抵抗力弱等原因可能会持续感染HPV,进而有可能发展至宫颈癌前病变乃至宫颈癌。
因此,免疫力低下的女性需要加强监测,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防癌筛查。
宫颈癌的发生有一些高危行为需要避免。一是性行为,过早发生性行为(<16岁)、多个性伴侣、多次妊娠(>5次)、无保护的性行为都是患宫颈癌的高风险行为。曾有过性生活的女性几乎都有可能感染上HPV。性接触是HPV主要的传播途径。安全套能帮助预防HPV感染,但无法达到100%的预防作用。
另外,HPV具有高度的接触传染性,感染途径主要是性接触,HPV感染者密切的皮肤粘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也有可能导致感染。二是生活习惯,吸烟(包括主动或被动吸烟)、不良饮食习惯、长期服用避孕药等。三是年龄,年龄越大患宫颈癌的概率越高,但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
针对预防
接种疫苗与定期筛查相结合
预防宫颈癌一是要明确病因,二要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防治。赵方辉说,宫颈癌的高危人群有以下几类:一是有过早性生活者;二是自己或配偶有多个性伴侣;三是多孕早产的妇女;四是免疫功能低下者,器官移植、化疗患者;五是曾经或正在感染HPV;六是吸烟、吸毒、营养不良的妇女;七是有宫颈癌前病变史的妇女。
医学方面,针对上述提及的高危因素,医学界提出了三级预防的方法。
一级预防是指9~13 岁的女孩最好接种 HPV 疫苗,并了解相关性知识。
二级预防,是指大于30岁的女性,要定期做细胞学、HPV筛查,如果发现病变,需转诊阴道镜、组织病理诊断,必要时需作宫颈癌前病变处理与随访。
三级预防,是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宫颈癌、浸润癌患者需做手术、放疗、化疗,病情严重的需进行姑息治疗。
自我预防方面,要做到将预防宫颈癌的方式融入日常生活中。
一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健康生活方式有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二是接种HPV疫苗。接种HPV疫苗可以预防70%~90%的宫颈癌,预防 96.9%的 HPV-16/18 型相关感染和94.3%~100%的持续性感染。
三是结合定期筛查才能达到全面预防宫颈癌的目的。
宫颈癌检查前要做好必要的准备,月经正常的女性,月经来潮后10~18 天为最佳检查时间;检查前 48 小时内避免阴道冲洗、阴道上药和性生活。
摒弃误区
洁身自好不是预防宫颈癌的万全之策
赵方辉说,对于宫颈癌的防治,人们还有很多的误区。流传较广的一种认识就是,宫颈癌既然是靠性接触传播,那么只要做到洁身自好就不会感染。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
洁身自好可以降低感染风险,但并不能确保一定不会感染HPV。女性一生中有 80%的概率会感染HPV。HPV 主要通过性行为传播,也有可能通过分娩、接触污染物等其他途径感染。
还有一种误区是,认为既然宫颈癌疫苗只有对没有性生活史的年轻女性效果最好,那么已经有性生活史的女性就没有必要接种疫苗了。这种看法显然也是错误的。这些人也可以接种HPV疫苗,对于未感染HPV的女性,疫苗会产生保护作用;
对已经感染了HPV病毒,并未感染HPV16、18亚型,接种HPV疫苗也会产生保护作用。若检测结果提示已感染HPV16、18亚型,疫苗不能清除病毒,但会预防其他交叉保护型别的HPV感染。接种前也无需进行HPV或HIV检测。
还有人认为,只要接种HPV疫苗,就会保证不得宫颈癌。这种认识也是片面的。预防性HPV疫苗的保护效果并非100%,只能覆盖常见的感染型别,并不能对所有高危型别均产生保护作用。
另外,并不是说HPV与男性无关,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男性有必要接种HPV疫苗,因为肛门癌、阴茎癌的发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
发表媒体:保健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