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成功举办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2018年会暨国际头颈肿瘤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批准的全国医药教育学术性社团组织,在医药教育领域是唯一的一个国家一级协会。其下设的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于2017年,由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徐震纲教授担任名誉主任委员,李正江教授担任主任委员,安常明教授担任秘书长,旨在推广头颈肿瘤的MDT治疗理念,规范头颈肿瘤诊疗过程,减少地区间差异,培养头颈肿瘤青年医生,提升中国头颈肿瘤诊治水平。
时值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建院60周年,2018年11月4日,由中国癌症基金会、国际头颈肿瘤学术联盟(IFHNOS)、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北京肿瘤学会联合主办,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承办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在北京人卫酒店顺利召开。
本次大会作为传递头颈肿瘤最新研究、诊疗进展的平台,吸引了国内外300余名业界专家共同参会。会议共设上午的1个主会场和下午的4个分会场,内容涵盖头颈肿瘤的基础研究、早诊早治、规范化治疗、内外科治疗、放疗等内容,给参会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盛宴。
开幕式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 赫捷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代表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对头颈外科举办的包含国际头颈肿瘤学会联盟(IFHNOS)全球巡讲北京站、2018国际头颈肿瘤论坛暨第七届甲状腺肿瘤规范化诊疗高峰论坛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在内的系列学术研讨活动的举办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利用休息时间积极参会的医生和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国外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赫捷院长强调,癌症患者生存率的提高需要从早诊早治、规范化治疗、多学科综合治疗三方面不断努力,期望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能作为一个行业标杆,未来不仅在国内,甚至在国际上起到领跑者作用。最后他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 黄正明会长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会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黄正明教授为大会致辞。他表示,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和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已经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合作关系。自2017年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成立以来,在李正江主任委员和安常明秘书长的带领下,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在组织建设、会员扩展和业务拓展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目前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已经有6个教育培训中心,近千人的学术人才队伍,并且组织召开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大会,发挥了行业引领作用,促进头颈肿瘤事业的快速发展。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 徐震纲教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主任徐震纲教授感谢赫捷院长和黄正明会长对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的支持。此次系列学术研讨会秉承“理论——实践——学术进展”的理念,而年会的内容正是学术进展中的重点。同时,他也肯定了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自成立以来,在团结和培训年轻医师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大会对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增补委员进行投票和选举,选举结果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仲晓宁副秘书长宣布:增补张欣欣、胡镜宙为副主任委员,增补郑磊等4人为副秘书长,增补章德广等59人为常务委员,增补陈义波等151人为委员。此次增补过程规范、严谨,增补结果有效。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安常明教授
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教授安常明主持。
学术报告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学院外科教授、美国甲状腺学会主席团成员 Ralph P. Tufano教授
Ralph P. Tufano:如何获得甲状腺癌的更佳疗效?
Ralph P. Tufano教授从喉返神经的解剖技巧、甲状旁腺的保护技巧和甲状旁腺种植、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和侧颈淋巴结清扫等方面进行讲解。外科医生需要从理论知识的学习、手术技巧的锻炼和辅助设备的帮助等方面综合提高手术质量,提升甲状腺癌的治疗效果。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必须要根据每个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诊疗方案。最后他欢迎大家到霍普金斯医学院参观学习。
美国纽约大学西奈山医院普外科主任 William B.Inabnet 教授
William B.Inabnet:甲状腺手术快速康复
William B.Inabnet教授指出甲状腺癌的病人数量是非常巨大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提高有6点需要注意:安全、及时、有效、专业、设备齐全以及最重要的“以患者为中心“。甲状腺癌快速康复理念在术前、术中、术后三个阶段都十分重要。术前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充分宣教,术中通过精细解剖、减小皮瓣大小等方式减少术后出血,术后疼痛管理、包括恶心呕吐在内的麻药副作用处理、内分泌治疗和完善的随访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家庭护理支持等是甲状腺癌手术快速康复理念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内容。
美国犹他大学Huntsman肿瘤中心放射治疗科主任 Ying J. Hitchcock教授
Ying J. Hitchcock:甲状腺癌的放疗进展
Ying J. Hitchcock教授提到甲状腺癌的病理分型有乳头状癌、滤泡状癌、髓样癌和未分化癌等。甲状腺癌术后促甲状腺激素(TSH)抑制治疗的程度需根据甲状腺癌的复发危险度调整,低危组可适当减少TSH的抑制程度,但对高危组必须严格控制TSH抑制水平并定期监测甲状腺球蛋白(Tg)水平。高危组患者需要接受放射性碘131治疗,但碘131治疗有出现第二原发肿瘤和造血细胞减少的风险,需充分评估其治疗的安全性。对于未分化癌、不能手术患者和术后肿瘤残余患者可行外放射治疗,尤其对于未分化癌,外放射治疗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刘绍严教授
刘绍严:颈段食管癌外科治疗策略
刘绍严教授提到颈段食管癌约占食管癌2~10%,易侵犯下咽和喉,咽喉癌也常累及颈段食管,多需要应用“手术+放疗+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需要头颈外科、胸外科、放疗科和内科等多学科医生的共同参与。头颈外科医生对颈部解剖更加了解,对颈部术后缺损的修复重建更有经验,故以头颈外科医生为主导的颈段食管癌综合治疗具有较大优势。围绕颈段食管癌的综合治疗模式选择、手术切除和缺损修复重建方法,刘教授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讲解。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李正江教授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孙颖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桂琳教授
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彭歆教授
湖南省肿瘤医院 李赞教授
在上午主会场的下半时段,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李正江教授介绍了甲状腺癌复发危险度动态评估,将甲状腺癌危险因素的评估方法做了详细讲解。医疗大数据时代,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孙颖教授分享了医疗大数据助力临床科研,将临床科研和大数据有机结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的内科专家桂琳教授则从内科角度介绍了头颈肿瘤的内科治疗及进展。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彭歆教授讲解了口腔肿瘤的颌骨修复进展,利用新技术助力颌骨修复。最后,湖南省肿瘤医院的李赞教授对穿支皮瓣在头颈肿瘤修复中的应用等内容作了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
理论联系实践,交流促进提升,在今天的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2018年年会上,我们看到了学术的传承和发展。随着本次会议的顺利召开,我们相信,未来中国会在世界肿瘤防治的舞台上绽放更加璀璨夺目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