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专业版大众版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专业版 >>院所资讯 >>通知公告 >> 正文

院所资讯

通知公告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使用加速器和后装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

来源:医务处 发布时间:2019-09-06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一、建设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使用加速器和后装机项目

2、项目性质:改建

3、建设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4、地理位置: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南里17号。

5、项目内容:1) 更新2台医用直线加速器设备,并对加速器3室和8室依照现行标准进行屏蔽防护改善。2)将原放疗科西南角的部分办公用房改建为核磁加速器治疗机房,安装1台核磁加速器,供临床研究使用。3) 将原有的1台常规模拟定位机房改建为后装机机房,增加使用1台后装治疗机。

二、建设项目对周边环境可能造成影响、对策和措施

1. 加速器机房(直线加速器和核磁加速器)拟采取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如下:

1) 加速器机房(包括防护门)采用实体屏蔽措施,能够保证机房周围墙体、屋顶外和防护门外30cm处辐射剂量率不大于本项目建议的剂量率控制水平,辐射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剂量满足环评文件提出的剂量约束要求。

2) 加速器放射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加速器机房为控制区,控制室和配套设备间为监督区。

3) 在加速器防护门外设立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安装工作状态指示灯,并和设备出束关联。

4) 安装电视监控、对讲系统,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观察病人状况,此外,也可以观察治疗室是否有人员滞留。

5) 辐射工作人员进入加速器机房将佩戴个人剂量计,并携带个人剂量报警仪。

6) 电动防护门具有防夹人功能,停电时能够手动开启,使病人安全转移。

7)治疗系统采用数字密码或者专用钥匙启动,有专人操作设备。

8)设置门机安全联锁:只有当防护门关闭,设备才能启动出束;反之,如果照射过程中防护门打开,系统将自动停止出束。

9)紧急停机按钮:紧急停机按钮安装在控制室的操作台上(1个)、加速器设备上(2个)、加速器治疗室的墙壁上(3个)和迷道内1个,并有明显的标志,当遇到意外情况,可随时按动急停开关,切断设备高压,停止出束。紧急停止开关必须采用手动方式才能复位。

10)门控按钮设置:在防护门外旁侧安装关门按钮(无关门按钮),在防护门内侧迷道墙壁上安装开门按钮(无关门按钮),在控制室内设开、关门按钮。

11)治疗室内安装通风换气系统。换气次数不低于4次/h。送风口设置在机房顶部,排风口设置在机房墙体下侧30cm处,呈对角线布置。

12) 机房内安装固定式辐射剂量监测报警仪器,用于监测机房内的辐射水平并帮助辐射工作人员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

13) 其他要求:治疗室安装应急照明装置,设火灾自动报警装置等。

14) 排风管道由迷道并在防护门上方采用“Z”方式穿出机房。线缆采用“U”型方式穿过屏蔽墙。

2. 后装机机房拟采取的辐射安全与防护措施

1) 使用专用机房,机房建筑采取可靠的实体屏蔽,安装辐射屏蔽门,采用隔室遥控操作方式。能够保证机房周围墙体外、屋顶和防护门外30cm处辐射剂量率不大于2.5μSv/h,工作人员和公众的受照剂量满足环评文件提出的剂量约束要求。

2) 后装机加速器放射工作场所实行分区管理:将后装机机房划分为控制区,控制室为监督区。

3) 在后装机防护门外粘贴电离辐射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安装工作状态指示灯,并和设备出束关联。

4) 安装电视监控、对讲系统,在治疗过程中能够观察病人状况,此外,也可以观察治疗室是否有人员滞留。

5) 工作人员进入加速器机房将佩戴个人剂量计,并携带个人剂量报警仪。

6) 电动防护门具有防夹人功能,停电时能够手动开启,使病人安全转移。

7) 治疗系统由控制台钥匙或者密码控制。

8) 设置门源安全联锁:只有当防护门关闭,设备才能出源;反之,如果照射过程中防护门打开,系统将自动回源。

9) 紧急停机按钮:紧急停机按钮安装在控制室的操作台上(1个)、后装机设备上(1个)、后装机机房的墙壁上(2个)和迷道内1个,并有明显的标志。当按动急停开关,设备自动回源。紧急停止开关必须采用手动方式才能复位。

10) 门控按钮设置:在防护门外旁侧安装关门按钮(只关不开),在防护门内侧迷道墙壁上安装开门按钮(只开不关),在控制室内设开、关门按钮。

11) 治疗室内安装通风换气系统。换气次数不低于4次/h。送风口设置在机房顶部,排风口设置在机房墙体下侧,呈对角线布置。

12) 机房内安装固定式辐射剂量监测报警仪器,用于监测机房内的辐射水平并帮助工作人员判断设备的工作状态。

13 设备具有模拟源(假源),采用假源探路、真源治疗的双重驱动系统,假源可自动穿过施源器检查所有联接点并对可能产生打结或过度弯曲的部位报警,防止因输源通路不畅造成卡源事故;

14) 配备UPS不间断电源。当在治疗过程中发生停电情况,UPS自动供电能使放射源退回到安全位置,并留存病人的治疗记录。

15) 设备安全联锁和自动回源系统等故障检查和保护系统。施源器未插入机头的卡盘内,不能出源;施源器未锁紧,不能出源;

16) 设备机头内有应急回源手柄,当退源用的电机失灵时,可采用应急回源手柄退源;

17) 治疗室内配有合适的贮源容器、长柄镊子等应急设备。

18) 按照《剧毒化学品、放射源存放场所治安防范要求》(GA 1002-2012)要求,在治疗室安装视频监控和入侵报警装置,安装防盗门等安全防范设施。

19) 放射源的更换过程由专门的程序控制,工作人员隔室操作,整个过程放射源对操作人员绝无暴露。

20) 退役的放射源由放射源供方收回。

三、安全管理措施

1. 管理人员:为了保证放射性同位素和射线装置的安全使用和有效管理,医科院肿瘤医院设立成立了辐射安全防护管理委员会,该机构设有专职管理人员。

2. 个人剂量监测:建立有辐射安全培训管理制度,确保操作人员在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计,每三个月送检一次,并建立个人剂量监测档案,以便对操作人员的放射防护进行有效的管理。

3. 辐射安全防护规章制度:医院建立了院科两级的辐射安全防护规章制度体系。现有制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辐射安全管理办法,辐射工作人员辐射安全培训制度,辐射工作场所安全防护措施,辐射安全防护措施,射线装置检修维护制度,放射源与射线装置台账管理制度,工作场所和辐射环境监测制度,个人剂量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放射性废物管理制度,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

4. 监测制度:严格执行工作场所监测、环境监测制度,建立监测结果档案。发现异常时,应要认真查找原因,防止因设备故障、操作不规范和屏蔽设施、防护用品损坏导致辐射对周围环境和人员的影响。

5. 技术力量:建立了辐射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工作人员须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医院已对所有辐射工作人员(共计150人) 进行了“辐射安全和防护工作人员”培训,并通过了考核。本项目拟新增1名物理师,经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后持证上岗。

6. 监测设备和防护用品:医院已配置有辐射剂量监测装置、表面污染监测仪、个人剂量仪和辐射防护用品,基本能够满足工作的需要。

本项目将在每间新建机房均配置1台固定式剂量率仪(共计4台),每间新建机房新增配置2台个人剂量报警仪(共计8台),放疗科新增配套1台便携式剂量率仪。医院为每位辐射工作人员配备个人剂量计1套。

四、环境影响评价结论要点

医科院肿瘤医院使用加速器和后装机项目开展肿瘤疾病治疗和妇科疾病治疗工作,相应的辐射安全制度和辐射防护措施基本可行,在落实项目实施方案和本报告表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议前提下,其运行对周围环境产生的辐射影响,符合环境保护的要求。故从辐射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该建设项目是可行的。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主要事项

1、对本项目的总体看法和态度;

2、对本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对策的意见和建议;

3、对本报告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意见等。如果您有好的意见或建议请及时与我们沟通。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与建设单位或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联系,发表对工程建设及环评工作的意见看法。联系方式如下:

1、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北京万澈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联系人:薛燕

电话:13651293381

邮箱:xueyan_xy@163.com

2、建设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联系人:杨剑、杨一博

电话:010-87788020

七、环评报告全文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放射治疗项目环评报告表(公示版).pdf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北京万澈环境科学与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公告发布时间:2019年9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