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专业版大众版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专业版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动态 >> 正文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动态

关于开展2021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推荐工作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1-07-09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为深入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着力培育首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根据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关于开展2021年度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推荐工作的通知》(京科专发[2021]97号)内容,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资助方式

通过项目资助的形式,为青年科技骨干牵头承担科研项目提供支持。

二、推荐范围、名额及限项条件

北京地区注册的法人单位。国家或市级重点实验室依托单位推荐名额不超过4名。

对入选“智源学者计划”、“脑科学科研开放合作计划”以及承担省部级以上科技计划的人选进行查重,不重复支持。已经获得国家级和市级人才计划(含项目、工程)支持的人员,不再推荐。

三、 推荐条件

(一)年龄不超过35周岁1986年1月1日以后出生),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社会主义事业,忠于祖国,有强烈的事业心,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求实、创新、协作、奉献精神。

(二)聚焦十大高精尖产业,重点支持研究方向属于人工智能、医药健康、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高精尖产业重点领域或前沿交叉领域的青年人才。

(三)重点支持技术创新、应用技术开发阶段,从事“卡脖子”技术攻关的青年人才。加大对企业创新人才的支持比例,鼓励从事技术转移转化专业的青年人才积极申报。

(四)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坚持非论文导向,重点评价其从事项目的实用性和转化前景。医疗机构的人才,应具有较高科研水平,且研究的项目有较大的应用或转化前景。

(五)应是单位重点培养对象,具有国际视野,较好的外语口语水平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对有访学经历、国际合作经验较为丰富的,予以优先支持。

(六)人选申报的项目具有前沿性、创新性、实用性,研究成果对我市高精尖产业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并有良好的应用前景,项目研究期限一般为3 年。

(七)交叉学科合作课题申报。鼓励入选人员开展跨领域交叉学科合作课题研究,对于牵头承担优秀交叉学科合作课题的入选人员,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给予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交叉学科合作课题资助。课题的主要负责人须为在研的科技新星入选人员。同一入选人员可以同时获得新星计划资助和新星交叉合作课题资助。

四、 推荐程序

报名人员需经过人事处资格审核、院内评审后,于2021年7月23日前通过“北京市科技人才管理信息系统”(https://mis.kw.beijing.gov.cn/rsc/)进行填报。系统使用方法参见“北京市科技人才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手册”,注册登录后在首页下载。请如实填报信息,上传相应附件(在表格中填报的奖励、荣誉、承担的重大项目等材料,需原件扫描,并上传至系统,报送材料不得涉及国家和商业秘密),由推荐单位进行审核、推荐。

五、 报名时间

请有意申报的同志于7月13日之前将报名信息发送至邮箱zlyy_rc@163.com,报名信息包括:个人简历(含近5年科研成果简介),邮件主题请注明2021年北京市科技新星申报材料。

联 系 人:马莉 冯春燕

联系电话:8215 8216

人事处

2021年7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