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讯
2014第三届肿瘤分子病理检测标准化应用及质量控制研讨会
——暨第三届肿瘤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培训班在我院成功举办
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病理专业委员会、卫生计生委国家病理质控中心(PQCC)分子病理组联合定期举办的,我院病理科承办的“第三届肿瘤分子病理检测标准化应用及质量控制研讨会暨肿瘤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培训班”于2014年10月31日至11月6日在我院悦知楼顺利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病理专家、海外学者共近350人参会。此次盛会是我科继2012年成功举办全国第一届肿瘤分子病理会议以后再次主办,标志着我院分子病理诊断的临床应用逐步纳入国家规范化、标准化的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体系。
病理科主任吕宁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邀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科主任杜祥教授共同主持。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教授就分子诊断检测的标准化做了详细的报告,系统讲述了临床分子病理实验室管理、质量控制及标准化工作的理念和方法。杜祥教授介绍了分子病理实验室建设要求,并强调了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性。美国印第安那大学医学院分子诊断实验室及泌尿病理主任程亮教授介绍了肿瘤分子病理检测的进展与展望以及美国分子病理医师培训等内容。北京协和医学院病理科主任梁智勇教授介绍分子病理检测室间质评的重要性以及当前PQCC工作的现状和展望。北京大学医学部高子芬教授和张波教授、我院病理科副主任应建明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周晓燕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张红英教授以及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王哲教授等就肺癌、乳腺癌、胃肠道肿瘤、胶质瘤、淋巴瘤、软组织及泌尿系统肿瘤的分子病理检测进展和展望进行了精彩的学术报告。会议还就PQCC分子病理室间质评项目介绍、新检测技术在肿瘤分子病理临床检测中的应用展望、分子病理医师的培养及临床病理沟通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报告与讨论。此外,我院肿瘤内科李峻岭教授、周爱萍教授、杨林教授和马飞教授就各系统肿瘤个体化治疗新进展与参会人员进行了探讨与交流。会后,20多位参会人员进行了2期(每期5天)肿瘤分子病理检测技术培训,包括荧光原位杂交、荧光定量PCR以及一代、二代测序等,并就临床分子病理检测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本次会议将研讨会和学习培训班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仅为全国广大病理工作者相互学习、加强交流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更有助于提高我国分子病理标准化诊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