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介绍 >> 病理科>> 科普文章 >>正文

科普文章

肺癌的病理分型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4-09-11 17:05:55
字号:
+-14
浏览次数:

肺癌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分为非神经内分泌癌和神经内分泌癌两大类。

(1) 非神经内分泌癌

非神经内分泌癌分为鳞状细胞癌、腺癌、腺鳞癌、肉瘤样癌、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上皮-肌上皮癌。通常称非神经内分泌癌为“非小细胞癌”,占肺癌总数的80%,其中鳞状细胞癌占男性病例的44%、女性病例的25%,腺癌占男性病例的28%、女性病例的42%。相同分期的鳞状细胞癌生存率明显比腺癌好。Ⅰ期鳞状细胞癌和Ⅰ期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80%和70%。

腺癌又分为腺泡样腺癌、乳头状腺癌、细支气管肺泡癌、非黏液性/黏液性腺癌、实性腺癌等类型,以细支气管肺泡癌预后最好。最新分类研究提示,病灶﹤3cm且无浸润和转移证据的细支气管肺泡肿瘤有可能归入癌前病变(原位癌)范畴。实性腺癌预后较差。混合亚型中细支气管肺泡癌结构所占比例越高,预后越好。 腺鳞癌表现为早期转移和预后差,其预后比Ⅰ~Ⅱ期鳞状细胞癌或腺癌差。肉瘤样癌对辅助化疗和放疗不敏感,其Ⅰ期患者5年生存率只有20%。

(2) 神经内分泌癌

神经内分泌癌分为小细胞癌、大细胞内分泌癌、典型类癌和不典型类癌四个类型,其中典型类癌预后最好,即使出现临床表现时10%~15%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其5年和10年生存率可以达到90%~98%和82%~95%。不典型类癌的5年和10年生存率在61%~73%和35%~59%。小细胞癌预后最差,小细胞癌在发现时倾向广泛播散,因此分为局限性和广泛性。少数局限性期肿瘤可能会被成功切除,而广泛性阶段是直接相关的不利预后因素。大细胞癌临床预后标准与其他非小细胞癌没有区别。

肺癌的治疗方案是根据肺癌病理类型和TNM分期,结合全身情况综合分析后再作决定,包括外科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以及综合治疗方案等,如非小细胞癌首选外科手术治疗;小细胞癌则根据局限期或广泛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结合放疗、化疗方案或综合治疗方案。

(文/杨 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