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讯
精细的准备——精确放射治疗的开始
恶性肿瘤是当今对人类健康威胁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在恶性肿瘤患者当中,约有65-75%在其整个治疗的不同阶段需要接受放射治疗(简称放疗)。随着计算机和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放射治疗技术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精确放射治疗技术,如三维适形放疗(3DCRT)、调强放疗(IMRT)、图像引导下的放疗(IGRT)等技术经过放疗工作者多年的不懈努力后在近年来逐渐应用于肿瘤的临床治疗中。目前,这些技术已全部在我院广泛开展。这些新技术提高了肿瘤的局部控制率,而且降低了周围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减少了正常组织的损伤,从而了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孰不知肿瘤患者通过这些新武器战胜病魔的背后,从事放射治疗的这些幕后英雄们默默地付出了多少努力,因为他们的工作需要有更高的专业性,不仅要掌握常规临床医学,而且还必须要掌握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和影像诊断学,甚至计算机知识等。 进行精确放疗前,每一个患者首先必须进行体位固定,体位固定装置包括头枕、特制乳腺托架、一次性热塑面罩和体膜等,每一个患者都要根据治疗的需要特制专门属于该患者的固定装置,并在每次治疗时使用。固定体位后进行模拟CT扫描,这个庞大的机器快速精确地为我们提供患者体内的图像数据。获得这些CT图像的同时于患者体表进行标记,在人体这个不规则的三维空间建立有效恒定的坐标体系,使放射线准确击中目标成为可能。放射治疗临床医师通过模拟CT获取的层厚为3-5mm的图像,运用影像学和肿瘤学知识逐层确定所需治疗的范围以及需要保护的重要正常组织器官,这是放射治疗医师最为重要的工作,所花费的少则五、六小时,多则十几个小时的时间便可体现。它要求放疗医师充分了解每个患者的既往治疗、肿瘤的预后、患者对放疗的耐受情况、放疗范围的大小、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等。我们努力的目标就是最大程度的利用现有的知识和临床证据,结合先进设备、软件的优势,制定个体化的最优化的治疗方案,通过精确放疗使肿瘤病灶得到足够剂量的照射,同时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组织器官的照射。完成以上工作后,临床医师提出临床剂量学方面的要求,交给物理师设计并修改照射方案、从剂量学角度协助医师评价计划的结果、输出各种治疗所需资料等其它工作。 患者在这个过程中接受了体位固定和模拟CT扫描,这也许仅仅不足30分钟,但是这30分钟的结束,正是放射治疗临床医师、物理师、技师严谨、高效、大量工作的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