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讯
大肠癌的早期防治
大肠癌通常是指发生在结肠和直肠的恶性肿瘤,又称为结直肠癌,目前是我国第五位常见的恶性肿瘤。根据西方国家大肠癌的发病趋势预测,每个活到70岁以上的人有50%的概率发生大肠肿瘤(包括早期良性息肉,估计10%的良性息肉发展成癌),一生中每个人有6%的机会患大肠癌,每18人中有1人可能患大肠癌。 如何预防大肠癌?(大肠癌的一级预防) (一)饮食因素——预防大肠癌,管好自己的嘴:大肠癌的致病因素,除遗传因素和患者自身的消化道疾病因素外,主要是由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即摄入高热量、高脂肪、高蛋白、低纤维素(三高一低)食物造成的,应该说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预防大肠癌的前提。 (二)缺乏运动——运动可预防大肠癌:流行病学研究认为,常年久坐办公室而很少从事体力活动,是患大肠癌的一种危险因素,而体力活动可以降低发生大肠癌的危险性,是重要的保护因素之一。 如何早期发现大肠癌?(大肠癌的二级预防) (一)遏制大肠癌,筛查是关键 1、一般人群的筛查:一般人群应该从50岁开始定期进行大肠癌的筛查。每年行大便潜血检查或每10年进行一次全结肠镜检查。 2、高危人群的筛查:高危人群应从家族史和个人史两个方面判断。家族史包括1~2级亲属中有结直肠癌史,60岁以下的一级亲属中有腺瘤性息肉病史和家族遗传性综合征史;个人史包括有炎症性肠病史、腺瘤性息肉病史以及既往有肠癌、腺瘤或其他器官(乳腺、卵巢、子宫及泌尿系统)癌症史。高危人群应该定期根据自身情况首选结肠镜检查。 (二)关注大肠癌发生的早期信号 如果出现粪便带血或黏液、排便习惯改变、腹部不适、贫血或体重减轻、腹部肿块等症状时应该加以重视,要想到出现大肠癌的可能性,立即到医院检查。 大肠癌治疗 目前认为病变局限在粘膜层和粘膜下表层的早期大肠癌,可以通过内镜下的微创治疗。当病变突破粘膜下表层后通常就需要手术、放疗或化疗的综合治疗。 结语 恶性肿瘤是顽症、疑难症,但绝不是不治之症,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在于做好早期的防治工作。大肠癌无论在发病率还是死亡率上在我国呈现明显上升的势头,因此需要加强人们对大肠癌的认识和完善大肠癌人群的防治体系。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提倡健康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以及定期的进行大肠癌筛查,就可以把有癌变倾向的大肠癌前病变消灭在萌芽之中,使人们摆脱大肠癌的困扰。(内镜科 倪晓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