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专业版大众版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专业版 >>院所资讯 >>最新医讯 >> 正文

院所资讯

最新医讯

从姑息走向根治原发性肝癌的放射治疗

发布时间:2009-06-18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原发性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亚洲和非洲国家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而中国的原发性肝癌发病数约为全世界的55%,其主要原因为乙肝感染。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治疗效果差,未经治疗的患者平均生存期仅为3~4个月,其死亡率居恶性肿瘤的第三位。
  尽管手术切除治疗是原发性肝癌首选治疗方法,然而仅约20%的患者适合手术,大部分患者在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机会。对于这类患者,尤其是合并有门静脉或下腔静脉癌栓,或出现区域淋巴结转移时,放射治疗是最佳治疗之一。
  由于肝组织对放射线的耐受量低,传统的放疗方式很难提高肝癌的放疗剂量,全肝只能给予30Gy的放疗剂量。因而,传统的放射治疗对于肝脏的治疗仅仅是姑息性的,主要用于控制转移病灶引起的疼痛等症状。
  随着精确放射治疗的发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可使放射剂量主要分布于肝脏肿瘤局部,保证肝癌接受高剂量放疗的同时减少周围正常肝组织和正常器官的受照射剂量和体积,在未明显增加治疗副作用的前提下提高放疗剂量,从而提高疗效。
  应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以来,肝癌的放疗剂量逐渐提高到60Gy或更高。一项法国的研究证实,对于小于5cm的单发肝癌或小于3cm的双发肝癌,给予66Gy的放疗剂量,缓解率达92%,其中80%可以达到完全缓解。多组研究显示,局限于肝内的原发性肝癌放射治疗后1年生存率可达64%~80%,3年生存率可达19.3%~43.4%。
  无法手术的肝癌患者在介入治疗(肝动脉介入栓塞化疗)之后,应进一步接受放射治疗,尽管介入治疗后肿瘤动脉完全栓塞,但门静脉供血仍然存在,因此,仍会有部分肿瘤残存,尤其是在肿瘤的周边区域。一组研究显示,单纯介入治疗的1、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39.9%、9.5%、7.2%,加入放疗后可相应的提高到64.0%、28.6%、19.3%。对于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门静脉或腔静脉瘤栓的患者,放射治疗亦是最佳的治疗选择之一,可以将中位生存期从4~6个月延长到10~12个月。
  目前,在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的基础上,精确放射治疗有了更大的进展:四维CT定位技术可以充分考虑呼吸运动对肝脏肿瘤及其放疗的影响;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通过锥形束CT技术可以减少放疗的摆位误差;PET-CT技术可以帮助定义生物靶区。这些新技术的应用将引领放射治疗进一步从姑息走向根治。 (放射治疗科 张涛 王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