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专业版大众版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专业版 >>院所资讯 >>最新医讯 >> 正文

院所资讯

最新医讯

重视乳腺癌筛查 正确选择影像学方法

——

发布时间:2010-10-28 浏览次数:
字号:
+-14

发布时间:2010-10-28 | 撰稿:宋颖(影像诊断科)

  从娱乐圈的陈晓旭、汪明荃、叶丽仪、阿桑、叶凡到政界的范徐丽泰、南希•里根,一个个如雷贯耳的明星人物罹患或不幸死于乳腺癌的报道频现媒体,使得越来越多的妇女逐渐开始重视自身乳腺的健康。据卫生部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乳腺癌的死亡率较90年代初期上升了近70%,仅次于肺癌成为上升幅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
欧美等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通过有效、简便、经济的乳腺检查措施,对无症状妇女开展筛查,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乳腺癌可使乳腺癌的死亡率显著下降。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乳腺癌筛查手段主要包括临床触诊和影像学检查,但前者的结果与医生的经验有很大关系,且较小、位置较深的早期病变容易被漏诊。因此影像学在乳腺癌筛查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较多为推崇的乳腺癌检查的“黄金组合”是乳腺X 线摄影(常用“鉬靶”)和超声(US)。美国癌症协会(ACS)建议从40岁开始接受常规乳腺X线摄影检查,无临床症状的女性最好坚持1次/年,是否停止应视乎检查结果及个体情况。而基因检测已知或可能携带突变基因(BRCA)的女性高危人群更应尽早开始接受筛查,同时缩短筛查间隔,并同时接受超声或磁共振(MRI)检查。尚未检出BRCA突变但有BRCA基因突变直系亲属及20%~25%以上患乳腺癌终生风险的女性有条件时应尽早行MRI检查。由于乳腺癌有明显的家族倾向性,如一妇女属于高危人群,筛查的年龄应提前至30岁。超声具有经济、简便、无创,无辐射风险并可短期内反复检查的优势,更适合年轻女性及致密型乳腺的检查,但单独作为乳腺癌筛查的措施尚有待证实。我国由于筛查研究工作开展较晚,目前尚未建立一套成熟的适合中国妇女特点的筛查指南方案。由于我国妇女具有乳腺癌发病年龄轻、乳腺小而致密等特点,欧美等国家采用的X线摄影筛查的方法可能并不完全适用。
在越来越多的乳腺检查的受检者中,存在疑问最多的也是大家最关心的是乳腺X线检查中的射线辐射剂量问题。乳腺的腺体组织对辐射最为敏感,我们通常用平均腺体剂量来评估致癌风险。美国华盛顿大学的一份报告表明,在国际标准允许的X线剂量辐射后患乳腺癌风险增加的概率与搭乘8000 km的飞机发生事故相当。我国推荐每次接受的辐射剂量<0.2 cGy,远低于国际标准。而随着数字化乳腺机的广泛应用,其在更进一步有效降低放射剂量的同时,其在年龄小于50岁致密乳腺人群中发现更多病灶的优势也愈发突出。但我们也应该注意,X线对人体作用有一定的累积效应,年轻女性乳腺组织处于敏感期,应尽量避免或减少X线摄影检查。
乳腺癌是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应开展人群普查的两种恶性肿瘤之一。2009年6月,根据新医改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医改近期重点实施方案确定的重点工作,卫生部、财政部联合妇联,并由中国抗癌协会承担实施的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乳腺癌作为其中之一(另一为宫颈癌),将使更多的女性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