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科肿瘤靶分子检测新技术介绍 发布时间:2010-12-2 | 撰稿:应建明(病理科) 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正确实施,首先需通过基于病理形态的免疫组化、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基因测序等生物学技术检测癌组织中的分子靶标。准确地评估靶分子对靶向治疗患者的筛选起决定性作用,而影响着检测结果可靠性和与临床诊治同步性的重要因素是技术方法的科学性和操作程序的全自动化,从而实现技术标准化质控。 随着分子病理检测领域的不断拓展,新技术应用已经成为诊断病理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标志性内涵,我科将积极探索不断进取作为新形势下提高学科发展的长期目标之一,有效地推动了新技术的应用。我科于2009年初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免疫组化的全自动化,结束了长期以来手工或半自动化的操作模式,实现了与国际标准化同步。目前用于常规检测的有7台全自动染色仪,并对靶分子检测(如乳腺癌HER2等)实施了严格的标准化系列操作流程。检测质控标准在全国性病理质量控制相关室间质控中领先。 FISH检测是对HER2、EGFR等基因扩增进行定量评估。我科自2009年10月北京市立项及设立收费标准起,目前年检测量达600余例。但FISH技术存在操作复杂、周期长、需避光操作及结果观察、且检测结果不易长期保存等缺点,因此尚待新技术的发现。 银增强原位杂交(Silver-enhanced ISH,SISH),作为新的检测技术,国际上已被用于检测基因扩增。SISH是目前唯一能实现全自动的原位杂交操作技术,通过使用先进的银沉淀技术能够得到非常精确的色素信号,具有与FISH一样的精确度。SISH检测的另一革命性优势是亮视野观察检测结果,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判断结果并同时结合组织形态,银染切片的结果不但能够长期保存,还可用于交流,对于疑难病例,可在多头显微镜下进行逐个细胞的集体阅片讨论,是未来实现实验室间技术质控和检测结果重复性判定的有效途径。 我科分子病理实验室应用该项新技术进行了验证检测。采用全自动SISH、FISH及全自动免疫组化检测了我院乳腺癌手术标本中HER2基因状态及蛋白表达。根据国际通用标准评估检测结果,比较SISH和FISH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显示SISH检测和免疫组化及FISH的总体符合率均为98%。SISH技术用于乳腺癌HER2基因状态检测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和良好应用前景。另外,SISH检测所需的时间只是FDA批准的FISH技术检测所需时间的一半,检测当天即可阅片报告结果,在与临床检测保持同步性上与目前其他分子水平检测比较,优势显著。本研究结果已在国内首次发表(《中华医学杂志》,2010,90:1674-7),受到广泛关注和良好评价。相信不久的将来就能用于常规临床检测。 另外,目前我科已开展了基于荧光实时PCR(Real-time PCR)平台的基因突变检测临床应用前期验证工作。结果表明,该方法与直接测序检测基因突变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达96%),且较测序法更敏感,在操作上更简便、快速。该项目将在近期正式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