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专业版大众版English
您所在的位置: 专业版 >>院所资讯 >>通知公告 >> 正文

院所资讯

通知公告

关于开展北京市2011年健康科普写作、创作、创意大赛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01-20 浏览次数:
字号:
+-14

通 知

“为贯彻落实《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深入推动健康科普能力建设工作,服务人民健康,服务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发展战略,北京市卫生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北京市2011健康科普写作、创作、创意大赛的通知”,比赛由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科普(传播)能力建设项目部承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作品选题范围

1.以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健康生活方式为目的,从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入手围绕合理膳食、运动、心理调适、和谐人际等内容进行创作;

2.针对北京地区常见病、多发病,围绕糖尿病、高血压、脑卒中、冠心病、肿瘤、运动系统疾病等发病机理、防治知识、康复方法、技能等进行创作;

3.以支持性社会环境营造为目的:围绕控烟、限酒等社会文化、个体行为与健康的关系等相关内容进行创作。

二、参赛作品类别与要求

参赛作品内容为面向公众普及医学原理、实用知识、方法、技能等。作品要健康向上、创意新颖、不落俗套,以案例与故事为优,做到生活中来,生活中去,可复制和借鉴性强;创新为第一要求,不得抄袭或直接截取他人作品;参赛作品将按照写作类、多媒体类或其他类分别进行报送和评比:

1.写作类:

范围:科普小品文、情景剧剧本等文字原创作品;

要求:作品字数不少于500字;在标题与正文之间附50-300字摘要,简要说明作品内容;正文后附创作背景介绍,内容包括作者姓名、年龄、参考书目、创作灵感来源等。标题用三号宋体,加粗,居中;摘要、正文、创作背景介绍使用四号宋体,1.5倍行距。

2.多媒体作品类:

范围:图片或视频原创作品

要求:图片作品应以jpg或tif格式提交,大对开尺寸(860mm×570mm,横版、竖版均可),分辨率为300px/英寸,可为单幅作品或连环画作品。视频作品可为flash、各种格式的数字视频、具有解说词的自动播放PPT等形式,尺寸为720x576,或者其他4:3等比大小的尺寸;分辨率为 720x576像素;时长3-5分钟。

多媒体类作品可以提供鼠标互动课件的活动交流形式;适于向非健康相关人士进行科学普及的科学健康相关,注重科学与实际相结合,注重过程和互动参与。

3.其它类:

范围:符合主题要求、有独创性,服务健康科普工作需要的科普产品等。

要求:有形作品参赛,请先提供作品的文字、图片或视频解说材料,经组委会办公室审核后,决定有形作品是否可以进入评审程序。

三、奖项设置

各类作品分别设置奖项,并颁发奖金、授予证书:

1.写作类:

一等奖2名:奖金3000元;

二等奖4名:奖金2000元

三等奖6名:奖金1000元;

网络人气奖2名:爱国者MP5一台,并授予证书。

2.多媒体作品类:

一等奖2名:奖金5000元;

二等奖4名:奖金4000元;

三等奖6名:奖金3000元;

网络人气奖2名:爱国者MP5一台,并授予证书。

3.其它类:按照参赛作品情况,参照写作类及多媒体作品类奖项设立。

四、参赛须知

(一)比赛进度

1.投稿与初审:

院所员工可将参赛作品和报名表一并送至院所办公室,或提交至yuanban303@126.com,提交截止时间为2011年2月21日,后由院所统一上报组委会。组委会经过网络评比与评委会初审,确定决赛入围作品名单。

2.培训与修稿:

组委会将对入围作者开展写作、创作、创意方面的培训,入围作者应在2011年4月15日前提交修改稿件作为第二轮参赛作品。

3.决赛与颁奖:

组委会以第二轮参赛作品的专家复评结果为基础,确定决赛参赛作品名单,并于在2011年5月科技周期间举行本次大赛决赛。决赛参赛作者需展示作品与参赛心得,并由专家现场评审,依据决赛成绩确定各类作品的获奖名单。

(二)参赛资质:

在京地区的所有医务工作者、医学院校师生、营养、运动、心理相关的专业人士均可投稿。

五、比赛声明

(一)除非参赛者在报名时书面声明,组委会享有作品的发表权、展览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有权保持完整作品或部分作品在媒体上宣传、展示之用;

(二)活动期间,对于评审需要等合理目的,组委会有权对作品进行复制;

(三)对于所有获奖作品,组委会享有除署名权之外的其他知识产权,参赛者享有署名权;

(四)在大赛进行的整个过程中,若发现不符合比赛资格的作品(带有抄袭、剽窃嫌疑及存在版权争议的作品),组委会将直接取消参赛者资格;

(五)如参赛选手所提供的文章或照片违反任何中国现行法律法规或者侵犯第三方合法权益而导致任何争议、索赔、诉讼等后果,由选手本人承担全部法律责任,大赛主办方和协办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六)在大赛进行的整个过程中,任何人不得以组委会名义收取报名费及其他任何费用;

(七)本次大赛的一切解释权归主办方,主办方有权根据具体情况对大赛操作规程进行调整,调整内容在第一时间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