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就医指南 >>政策规章 >> 正文

就医指南

政策规章

手术风险评估制度

发布时间:2014-09-28 浏览次数:
字号:
+-14

一、手术患者都应进行手术风险评估。

二、医生、麻醉师对病人进行手术风险评估时要严格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影像与实验室资料、临床诊断、拟施手术风险与利弊进行综合评估。

三、术前主管医师、麻醉师、巡回护士应对病人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内容逐项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与术前讨论制定出安全、合理、有效的手术计划和麻醉方式。必须做好必要的术前知情同意。手术风险评估分级≥2分时,必须在科主任的组织下进行术前讨论。

四、病人在入院经评估后,本院不能治疗或治疗效果不能肯定的,应及时与家属沟通,并做好必要的知情同意。

五、手术风险评估填写内容及流程

(一)、术前24h手术医生、麻醉师、巡回护士按照手术风险评估表相应内容对病人进行评估,做出评估后分别在签名栏内签名。由手术医生根据评估内容计算手术风险分级。

评估内容如下: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将手术切口按照清洁程度分为四类:Ⅰ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Ⅱ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切口)、Ⅲ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Ⅳ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2)麻醉分级(ASA分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轻微的明显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的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属急诊手术在“ □”打“√”。

(4)手术类别由麻醉医师在相应“ □”打“√”。

(5)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在患者出院后24h内由主管医生填写。

附件:1. 手术风险评估表

2.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

附件一:手 术 风 险 评 估表

科别:       姓名:       性别:     年龄:     病案号:

术式:            麻醉方式:­­­­­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2.麻醉分级(ASA 分级)

I 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 

0

P1正常的患者;除局部病变外,无系统性疾病

0

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周边无炎症;
     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
     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有轻度或中度系统性疾病

0

II 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

0

P3有严重系统性疾病,日常活动受限,但未丧失工作能力。

1

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
     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  
     患者病情稳定;  
     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P4有严重系统性疾病,已丧失工作能力,威胁生命安全。

1

III 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

1

P5病情危重,生命难以维持的濒死病人。

1

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
     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
     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的切口。

P6脑死亡的患者

1

IV 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

1

4.手术类别

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1.浅层组织手术

ð

2.深部组织手术

ð

3.器官手术

ð

4.腔隙手术

ð

手术医生签名:

麻醉医师签名:

3.手术持续时间

随访: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
     切口甲级愈合ð
     切口感染---浅层感染 ð
     深层感染 ð

在与评价项目相应的框内“ð”打钩“√”后,分值相加即可完成!

T1手术在3小时内完成

0

T2完成手术,超过3小时

1

急诊手术

ð

巡回护士签名:

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分)+麻醉ASA分级(     分)+手术持续时间(  分)=   分,NNIS分级:0-ð    1-ð    2-ð   3-ð

附件二: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简介:

在国际医疗质量指标体系中是按照美国“医院感染监测手册”中的“手术风险分级标准(NNIS)”将手术分为四级,即NNIS0级、NNIS1级、NNIS2级和NNIS3级,然后分别对各级手术的手术切口感染率进行比较,从而提高了该指标在进行比较时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手术风险标准依据,是根据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2.麻醉分级,3.手术持续时间这三个关键变量进行计算的。定义如下:

(1)手术切口清洁程度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将手术切口按照其清洁程度分为四类:

I类手术切口(清洁手术):手术野无污染;手术切口无炎症;患者没有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没有意识障碍

II类手术切口(相对清洁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患者进行气道、食道和/或尿道插管;患者病情稳定;行胆囊、阴道、阑尾、耳鼻手术的患者

III类手术切口(清洁-污染手术):开放、新鲜且不干净的伤口;前次手术后感染的切口;手术中需采取消毒措施(心内按摩除外)的切口

IV类手术切口(污染手术):严重的外伤,手术切口有炎症、组织坏死,或有内脏引流管

(2)麻醉分级(ASA分级)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将麻醉分为六级(ASA分级)。

P1:正常的患者;P2:患者有轻微的临床症状;P3: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P4:患者有明显的系统临床症状,且危及生命;P5:如果不手术患者将不能存活;P6:脑死亡的患者

(3)手术持续时间

手术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手术的持续时间将患者分为两组:即为“手术在标准时间内完成组”;“手术超过标准时间完成组”

2.手术风险分级的计算

手术风险分为四级。具体计算方法是将手术切口清洁程度、麻醉分级和手术持续时间的分值相加,总分0分为NNIS-0级,1分为NNIS- 1级、2分为NNIS -2级,3分为NNIS-3级

科别: 姓名: 性别: 年龄: 病案号:

术式: 麻醉方式:­­­­­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

表1:分值分配


       分值

手术切口

麻醉分级

手术持续时间

0分

I类切口、II类切口

P1、P2

未超出3小时

1分

III类切口、IV类切口

P3、P4、P5、P6

超出3小时时

表2:手术风险分级计算举例


       项  目

病人甲

病人乙

病人丙

类型

评分

类型

评分

类型

评分

麻醉分级

P3

1

P4

1

P1

0

切口清洁度分级

II类

0

III类

1

IV类

1

手术时间

0

1

0

手术风险分级 NNIS

 

1级

 

3级

 

1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