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简介

- 姓名:赵玫
- 职称:副主任技师
- 无 注:疫情期间专家出诊时间变动较大,以各预约渠道放号情况为准
- 专家介绍:1980年至198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技术学校实验生物专业学习,1983年至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科技大学生物系生物实验技术专业学习,大专学历。1982年至1998年医科院肿瘤研究所生化室工作,1999年至今医科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室工作。参与的主要研究工作:1982-1987年,进行微量元素硒的抗癌机理的研究… 更多
1980年至1982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卫生技术学校实验生物专业学习,1983年至1987年在中国科学院科技大学生物系生物实验技术专业学习,大专学历。1982年至1998年医科院肿瘤研究所生化室工作,1999年至今医科院肿瘤研究所病因室工作。参与的主要研究工作:1982-1987年,进行微量元素硒的抗癌机理的研究。观察了硒在癌细胞能量代谢、蛋白质合成、DNA、RNA合成、核转录活性中的作用及硒对癌细胞内蛋白激酶同工酶活性和第二信使系统的调节。1987-1989年,参与克隆癌调蛋白基因。从癌调蛋白水平较高的细胞系中提取mRNA ,逆转录合成cDNA,建立了cDNA文库,用寡聚核苷酸探针从cDNA文库中筛选癌调蛋白的克隆cDNA。1990-1994年,进行内源性蛋白酶抑制因子III(α1 –I3)在癌变过程中的基因表达及调控、α2-巨球蛋白(α2-M)在癌变过程中作用的评估的研究。1995-现在,从事了热休克蛋白家族(Hsps)主要成员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观察了在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Hsps的不同表达水平、构建了真核表达的反义Hsps,研究了它们对多种恶性肿瘤的抑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对Hsp70应用于临床肿瘤免疫、基因治疗进行了初步研究。
所在科室
病因及癌变研究室建立于一九七一年,二〇〇一年成为“ 癌发生及预防分子机理”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现有科研人员18人,中国科学院院士陆士新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程书钧研究员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林东昕研究员在该研究室工作。研究室目前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目标是探讨肿瘤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从中甄别出可应用于肿瘤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预后判断、以及预防或干预的分子标志物或分子靶点。该研究室近年来承担多项国家 “ 九七三 ” 计划、“ 八六三 ” 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和重点项目支持的科研工作;在高水平国际杂志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在遗传多态性与肿瘤发生发展关系方…
-
临床科室
-
- - 孙燕
- - 张湘茹
- - 王金万
- - 徐兵河
- - 石远凯
- - 李青
- - 周立强
- - 张频
- - 何小慧
- - 王兴元
- - 张弘纲
- - 黄镜
- - 李峻岭
- - 董梅
- - 王燕
- - 袁芃
- - 杨林
- - 崔成旭
- - 周爱萍
- - 依荷芭丽. 迟
- - 王洁
- - 王宏羽
- - 郝学志
- - 周生余
- - 胡兴胜
- - 罗扬
- - 王佳玉
- - 马飞
- - 蔡锐刚
- - 秦燕
- - 樊英
- - 刘鹏
- - 许建萍
- - 孙永琨
- - 段建春
- - 刘雨桃
- - 杨建良
- - 杜春霞
- - 王志杰
- - 桂琳
- - 宋岩
- - 邢镨元
- - 李俏
- - 林琳
- - 杨晟
- - 仲佳
- - 张昕
- - 莫红楠
- - 兰波
- - 王海燕
- - 屈涛
- - 张长弓
- - 陈闪闪
- - 张雯
- - 李斯丹
- - 王佳妮
- - 姜志超
-
基础科室
-
特需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