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医讯
锐意进取 奋勇开拓—胸外科开展国际创新性术式首获成功
2008年10月29日,农历十月初一。这一天,对于来自山西朔州农村年仅55岁的患者王国良来说是个大喜的日子!这一天,在我院胸外科与麻醉科的精心准备和通力合作下,历时近五个小时,成功为其施行了双侧后外侧开胸左全肺隆凸气管袖状切除气管右主支气管吻合术,使他终于从濒于窒息死亡的阴霾中走出来,获得了宝贵的第二次生命!这个朴实健壮的农民因罹患左主支气管肺癌侵犯隆凸和气管,已辗转山西、天津、北京多家大医院求治,都因手术难度极大无法医治而使其屡屡陷入绝望之中!
隆凸切除重建术一直是普胸外科最复杂最困难的手术之一,且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国外文献报道如果气管隆凸部切除长度小于4厘米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在10%左右,大于4厘米则增加到32%,因此目前国内只有屈指可数的几家大医院有实力开展,而左主支气管肿瘤侵犯隆凸和气管的手术治疗则更是各种隆凸切除重建术的世界性难题。
对于右主支气管肿瘤侵及隆凸病例,选择右后外侧开胸是最常见最适宜的手术切口,但是对于左主支气管病变侵犯隆凸外科治疗的切口选择国内外一直存在争议。焦点在于其特殊的病理解剖学位置影响了术野的充分显露与手术操作,从单一左后外侧开胸切口、胸骨正中劈开以及双侧前外蛤壳状(clamshell)切口,虽然各有其利弊但都无法很好地解决这一关键问题。
理论上讲,一期双侧后外侧开胸切口既能充分显露术野便于操作,又对心脏大血管没有牵拉从而对病人血流动力学影响不大,更能彻底切除肿瘤清扫区域淋巴结,因此也更加符合肿瘤外科治疗原则。但因为手术时间长、双侧开胸肺功能损失大以及各种不可预知风险,迄今国内外尚无文献报道。
我院胸外科积极发扬优良传统,勇于开拓,敢为天下先。从1999至2002年,曾先后三次尝试采用该术式治疗年纪较轻(<50岁)一般情况好的病例,但都因各种原因均未成功。尤其以 2002年第三例病人术后第五天吻合口裂开并发张力性气胸死亡的教训最为惨痛--这种充满挑战极具创新意义的手术,其难度和风险的确不亚于一场攻坚战役!
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大医者,定会一心一意想着每天与死神抗争的癌症病人,定会不畏艰险,锐意进取,团结协作,奋勇开拓,定会成为这场攻坚战役最后的胜利者。在科室领导带领下的我院胸外科团队,继续传承着这种老一辈的“大医精神”,并全面发扬光大,赋予其更新的时代特色。科室主任亲自主持制定方案并完成了该例重要手术,真可谓十年磨成一剑,终于修得正果,这是胸外科团队的胜利,更是“大医精神”的胜利!
手术后经过 ICU和胸外科病房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与照护,患者王国良很快康复,术后14天即顺利出院。更让这一家人惊喜的是,最终病理结果为左主支气管腺样囊性癌,气管、支气管切缘净,肺门及纵隔淋巴结均无转移,预后很好,所以不需要做术后放、化疗。这不仅减轻了病人的痛苦,更给这个原本拮据的家庭节省了一大笔费用。
此刻,我们可以想象,术后近两个月的王国良一家老小正和谐美满的喜迎新年呢!这不也正是为医者内心所求的最大快乐与满足吗?!(胸外科 律方 牟巨伟)